2013年以来,中国调味品产业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率的同时,呈现出明显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品牌集中度提高的发展趋势。企业之间的竞争在加剧,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现象也逐步显现出来。同时,随着市场商业形态和互联网经济的演变,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单纯的依靠生产规模和产品的销量来进行,而是看谁能够真正创新商业模式,开拓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和变化的消费需求。这无疑对调味品产业这一传统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可以说这一挑战才刚刚开始,产业集中度和品牌集中度的提高仍将继续下去;同时企业在应对挑战时首先需要研究消费者,从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购买行为来分析和定位企业的产品,做好产品的研发与创新。
按照调味品分类的国家标准,调味品产业包括17大类产品。每类产品的发展与规模不尽相同。最大的为酱油产业,发展最快的为复合调味料产业。而目前备受企业关注并将其作为企业开发新品和打开差异化市场的最热门产业之一即为酱类产业。酱类产品从口味上分为中式酱和西式酱(如花生酱、沙拉酱、意面酱等);从配料上看分为单一酱类产品(如豆酱、面酱和芥末酱等)和复合调味酱产品。从工艺上看,又分为发酵酱和非发酵。中式酱的产品依照地域呈现不同的产品特点:如东北的熟豆酱、豆瓣酱,华北地区的甜面酱、黄豆酱、芝麻酱,四川的香辣酱、豆豉、豆瓣酱,桂林地区辣椒酱,贵州的油辣椒、风味豆豉酱,湖南的剁椒酱,广东叉烧酱、沙茶酱、XO酱、海鲜酱等。地域性特点的界限并不是非常清晰,尤其不以企业所在地域来确定,而是以地域消费特点来加以区分的。全国性品牌企业,如李锦记已经不局限于生产企业所在地域的广式调味酱,而是随着全国性渠道的开拓,逐渐开发适销对路且满足各地域消费需求的酱类产品。与此同时,一些没有明显地域特点的花色酱产品也快速发展起来,如香菇酱、牛肉酱、番茄酱等。如此丰富和庞大的品种体系,如此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需要行业企业开展细致的研究和分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