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调味品行业虽面临外部环境复杂多变、自身发展多重挑战等压力,但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推动行业呈现“整体平稳增长,细分领域亮点纷呈”的态势。本文将从行业百强数据、行业现状及趋势两部分,解析调味品行业发展面貌与未来方向。
一、行业百强数据
(一)百强企业总体分析
2024年中国调味品著名品牌企业100强数据显示:入围的百强企业生产总量为1645.7万吨,同比增长3.0%;销售收入为1360.3亿元,同比增长3.9%。产销虽均实现正向增长,但增长率为近年新低,行业增长节奏放缓。
从企业个体表现看,近六成(59 家)企业产量与销售收入齐增;16家企业产量与销售收入均减,12 家企业产量减但收入增;13家企业产量增但收入减,是四个象限群体中与2023年相比变化最大的群体。
从行业格局看,百强企业依旧呈现“一超多强”格局。海天味业销售额及产量均位居百强企业第一,长期保持领先优势。腰部规模企业仍是行业主体,行业集中度虽有提升趋势但尚未形成垄断。
(二)百强企业品类分析
1. 企业品类经营数量
2024年百强企业品类布局呈现分化趋势:12家企业经营6个及以上品类(2023 年为15家),38家企业只经营1个品类(2023年为44家),增加品类与缩减品类的企业同时存在。多品类的企业在品类扩张上更趋理性,而品类单一的企业则开始尝试多品类经营。
2. 品类单位产量收入
从单位产量收入看,多数品类单位产量收入超过5000元/吨,酱类等品类每吨单价首次下降到1万元以内。
3. 细分品类增长
2024年,多数细分品类销售收入与产量增长不同步:酱油、复合调味料、番茄酱、腐乳等品类销售收入增长高于产量增长;味精、鸡精鸡粉、食醋等品类收入增长低于产量增长。
4.细分品类集中度变化
从集中度(CR3)看,细分品类差异较大:2024年与2019年相比,食醋、酱油、酱腌菜品类CR3明显上升,行业集中度提升;复合调味料、番茄酱等品类CR3下降,赛道扩容吸引大量玩家进入,竞争加剧。
5. 重点品类核心数据
?酱油:29家企业入围百强,收入合计282.3亿元,CR3为75.0%;产量合计515.1 万吨,CR3为74.3%;单位产量收入5480元/吨,收入与产量分别同比增长6.2%、2.5%。
?食醋:29家企业入围百强,收入合计59.5亿元,CR3为48.1%;产量合计157.4万吨,CR3为51.4%;单位产量收入3782元/吨,收入同比下降0.7%,产量同比增长2.9%。
?复合调味料:46家企业入围,收入合计224.2亿元,CR3为30.2%;产量合计129.6万吨,CR3为24.4%;单位产量收入17294元/吨,收入与产量同比分别增长 10.3%、8.6%,是增长最快的品类之一。
?蚝油:11家企业入围,收入合计61.3亿元,CR3为97.3%;产量合计112.8万吨,CR3为97.9%;单位产量收入5436元/吨,收入与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0%、4.5%。
?香辛料及香辛料调味品:9家企业入围,收入合计22.9亿元,CR3为84.1%;产量 合计9.3万吨,CR3为88.2%;单位产量收入24693元/吨,收入与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6%、4.1%。
?味精:入围企业产量同比增长、收入同比下降。入围企业数8家,收入合计101.1亿元,CR3为91.5%;产量合计121.7万吨,CR3为94.6%;单位产量收入8302元/吨。
?酱类:入围企业产量、收入均同比增加,但由于产量增幅更大导致单位产量收入同比下降。入围企业数35家,收入合计90.1亿元,CR3为52.0%;产量合计94.7万吨,CR3为53.9%;单位产量收入9511元/吨。
?食用盐:入围企业收入和产量均同比下降。入围企业数4家,收入合计29.2亿元,CR3为94.7%;产量合计200.6万吨,CR3为96.3%;单位产量收入1454元/吨。
?鸡精(粉):入围企业收入、产量、单位产量收入同比小幅下降。入围企业数21家,收入合计82.9亿元,CR3为63.9%;产量合计41.1万吨,CR3为54.0%;单位产量收入20162元/吨。
?酱腌菜:入围企业收入同比下降,产量同比上升。入围企业数10家,收入合计38.9亿元,CR3为89.1%;产量合计28.8万吨,CR3为84.1%;单位产量收入13529元/吨。
?火锅调料:入围企业产量同比增加但收入下降,单位产量收入同比减少。入围企业数15家,收入合计53.8亿元,CR3为63.7%;产量合计32.2万吨,CR3为60.1%;单位产量收入16706元/吨。
?调味料酒:入围企业收入、产量均同比正增长。入围企业数17家,收入合计19.4亿元,CR3为64.3%;产量合计41.9万吨,CR3为71.9%;单位产量收入4618元/吨。
?腐乳:入围企业产量、收入、单位产量收入同比均增长。入围企业数9家,收入合计15.7亿元,CR3为76.2%;产量合计13.3万吨,CR3为72.7%;单位产量收入11806元/吨。
(三)百强企业出口数据分析
2024年,百强企业出口总量占总产量的5.3%,出口总额占总销售收入的8.1%,出口对行业整体贡献仍有限,但少数企业已形成规模优势。
11家企业出口额占其总营收比重达10%及以上。从企业看,梅花生物、安琪酵母、李锦记、金葵食品、郫县豆瓣、威海浦源等企业出口比重较高,在海外市场具备一定竞争力。
(四)上市企业数据分析
2024年,20家国内上市调味品企业表现分化明显。从收入与产量增长看,安琪酵母、天味食品、仲景食品等企业增长亮眼;从长期(2019-2024年)复合增长率看,莲花控股、千禾味业增长领先。
从股市表现看,调味品赛道自2021年初高点后持续回调,2024年沪深京上市调味品企业区间上涨略多于下跌,但整体仍处于震荡调整阶段,市场对行业增长预期趋于理性。
二、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行业发展现状
当前,调味品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从宏观经济来看,GDP增速趋于稳定,但仍有波动;社会零售总额同比稳步增长,但餐饮收入近期出现较大波动,这对依赖餐饮渠道的调味品企业影响较大。
从行业自身来看,面临着多重挑战。一是产能与需求矛盾,新增产能过剩导致市场供需失衡;二是成本与价格矛盾,成本刚性上涨,但产品出厂价格自2023年5月以来已连续20多月低于100,企业盈利压力增大;三是产品同质化与消费升级矛盾,市场上产品同质化严重,难以满足消费者对品质、味道的差异化需求;四是渠道碎片化与传统分销矛盾,传统分销模式受串货、区域分割等问题冲击,渠道管理难度加大。
不过,行业也在积极调整,供需平衡正逐步恢复。2024年新注册调味品企业数为 2016年来最低水平,2025年以来重大建设项目减少,大企业主导的产能扩张退潮,行业产能扩张明显放缓,供给端趋于稳定。同时,2025年上半年,开工项目的产品结构也在调整,复合调味料与酱类的新建项目较多,反映出市场对高增长品类的关注。
(二)行业未来趋势
基于当前的行业现状,我们预判未来调味品行业将呈现12大发展趋势,这些趋势将引领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1.政策先行:标签标识更严谨
消费者对食品信息透明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国家相关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引导调味品行业更加规范,例如皇冠比分网_足球比分直播-体育*在线:标签的相关规定。目前,圣恩、安琪等企业已逐步应用数字标签,未来皇冠比分网_足球比分直播-体育*在线:企业将跟进,通过数字标签实现产品信息的清晰呈现,增强消费者信任。
2.发展差异化:大中小企业各有侧重
不同规模企业的经营差异化将日益明显。大型企业将覆盖全国市场,主导核心品类,通过超大规模生产基地、亿元级研发投入、全渠道布局和全球化供应链网络巩固优势;中型企业聚焦全国性细分赛道,兼顾区域市场,以中等规模标准化生产、数千万元研发投入和重点区域渠道布局实现突破;小型企业则深耕单一区域,锁定特定人群,以小批量定制生产、应用创新研发和区域化供应链满足本地化需求。
3.客户运营:精细化程度加深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客户运营精细化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企业将进一步细化客户画像,针对B端客户(如连锁餐饮、预制菜企业、食品企业)和 C端客户(如家庭主妇、Z 世代、银发群体)的不同需求,开发定制化产品。例如,针对外卖场景推出小包装调料包,针对下饭菜场景推出特色泡菜等,同时在营销端也将更精准地触达目标客户。
4.消费分级:不同层级需求分化
消费方式及消费习惯将呈现分级特征。基础型消费者注重大容量、实惠和熟悉味道,主要通过夫妻店、菜市场等渠道购买;升级型消费者追求“好吃且负担轻”,偏好轻盐、高颜值玻璃瓶装产品,常通过互联网渠道消费;高端型消费者则希望“把餐厅级体验搬回家”,青睐原产地、手工限量、有故事感的产品,购买渠道以高档餐厅或高端商超为主。企业需针对不同消费层级,推出差异化产品和营销策略。
5.产品创新:复合化、健康化成主流
产品复合化和健康化趋势将逐渐凸显。一方面,定制餐调复合调味料、预制菜调料包定制、日韩及西式调味品定制需求增长,天味、圣恩、百利等企业在复合调味料领域持续发力;另一方面,“三减”产品逐步体系化,海天、李锦记、厨邦、欣和、加加、吉香居等企业纷纷推出减盐酱油、减盐蚝油、减盐榨菜等产品,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需求。
6.供应链整合:降本增效的关键
供应链整合将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的关键能力。在上游原辅料环节,涪陵榨菜通过 “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金葵集团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实现规模化种植和原料稳定供应;在中游服务环节,天味食品通过参股上游企业、收购复合调味料品牌,完善产业链布局;在下游渠道环节,天味食品通过收购食萃食品,提升服务B端客户的能力。同时,数字化将为供应链整合提供有力支撑,实现全链条的高效协同。
7.渠道变革:经销商功能转型
经销商的物流功能将逐渐减弱,市场敏锐度成为重要导向。随着餐饮连锁化比例提升,连锁餐饮客户议价能力增强,直接与厂商合作,传统分销渠道的作用被部分替代;商超也开始定制调味品,自主定义产品。2024年上市公司年报数据显示,多数调味品线上业务收入占比稳步上升,线上线下融合的渠道模式将成为主流。
8.营销创新:个人IP化成差异化手段
营销方式个人IP化将成为企业差异化营销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品牌商和经销商开始打造个人IP,如圣恩股份、洋江食品、张兵兵火锅牛油等企业的创始人,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分享行业经验、产品故事和生活方式,吸引粉丝关注,提升品牌影响力。这种营销方式更具亲和力和信任感,能有效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
9.国际化:突破成长天花板的新路径
国际化将成为企业突破成长天花板的重要推动力。国内头部企业纷纷布局国际市场,但布局前务必了解当地市场口味倾向,比如东南亚等市场,就不适合推广我们现有的三减产品。海天味业在海外设立子公司;李锦记已在全球建立多个生产基地;安琪酵母在埃及、俄罗斯布局工厂;利民调料在加纳建成番茄酱生产线。同时,企业通过跨国合作等方式,推动产品出口,提升国际竞争力。
10.资本化:新一轮活跃期将至
行业资本化进程即将迎来新一轮活跃期。随着政策放松,企业上市积极性提升,特味浓、幺麻子、百利食品等企业正推进北交所上市,草原红太阳、丹丹豆瓣、吉香居等计划在主板上市;同时,并购活动增多,涪陵榨菜收购四川味滋美、天味食品收购加点滋味,通过并购整合资源,实现快速扩张。资本市场的回暖将为行业发展提供皇冠比分网_足球比分直播-体育*在线:资金支持和资源整合机会。
11.研发创新:破内圈的核心动力
加大创新投入是企业突破行业内圈竞争的最重要手段。2024年,多数调味品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占比在3%左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海天味业、梅花生物、安琪酵母等头部企业研发投入均超亿元。在消费需求多样化的背景下,企业需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开发皇冠比分网_足球比分直播-体育*在线:创新产品,如仲景的上海葱油、松鲜鲜的松茸鲜调味料、吉香居的风干萝卜干等,打通从研发到消费者的通道,提升产品竞争力。
12.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成共识
企业将更加重视社会责任和文化建设。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企业将关注环保、节能、减排,推动绿色生产;在文化科普方面,通过举办科普活动、建设文化科普馆等方式,传播调味品文化,提升行业价值;在公益慈善方面,积极参与扶贫、救灾、助学等公益事业,履行社会责任。这不仅能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还能增强员工凝聚力和消费者认同感。
目前,调味品行业在挑战中寻求突破,在调整中迈向高质量发展。建议企业顺应消费需求趋势,聚焦产品创新、渠道优化、供应链整合与国际化布局,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持续增长,推动行业迈向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