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入中国市场7年后,全球便利店霸主7-11便利店(下称7-11)终于在人们的期盼中谨慎地放开了其加盟业务。
谨慎的背后是7-11对中国便利店市场把握的不确定性。而现在,以经营能力见长的7-11开放其个人加盟后,对于众多中小投资者来说,无疑是一道曙光。据上海7-11便利店企业总监黎家豪透露,7-11将先期拿出两家门店以员工委托加盟的形式进行测试,如果效果良好,2012年将全面开放加盟。
加盟者需历经多层选拔
“7-11首先在内部进行委托加盟,这是一种慎重的做法。”物美便利店负责人郑伯东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委托加盟通常是由品牌商承担门店的房租、设备、装修等费用,但门店的法人是加盟者。门店经营的利润超过合同约定的业绩之后,品牌商与加盟者按照60%上下浮动的比例进行分成。”
据黎家豪介绍,“在台湾,7-11有两种加盟形式:一种是特许经营,加盟者需要有自己的门店物业,并且自己投入装修的资金;另一种是委托加盟,7-11会将自己的门店委托给加盟者经营。在一般情况下,这种加盟者往往是一对夫妻,并且要经过层层面试。”而至于2012年上海地区将采用何种加盟方式,黎家豪表示还需要经过董事会讨论才能确定。
记者获取到的一份《台湾7-11加盟手册》中显示:7-11对加盟者的要求颇为严格。对于委托经营而言,加盟申请人必须是夫妻二人同时经营;而对于特许加盟,7-11要求加盟者拥有门店物业(租赁、自有均可)。
难以想象,7-11引进一位加盟者的严格程度,会丝毫不次于招聘一名高层干部。根据加盟手册,加盟者首先要在7-11官方网站下载加盟申请表,按照表格填写相关资料后,再回传给7-11。如果是特许加盟,7-11还要派专业的选址人员考察加盟者门店所在的商圈。
“7-11对选址有一套自己的标准。他们倾向于在以下几个地方开店:有红绿灯的路口,这个位置不但顾客容易进入,而且也不会造成店铺门口拥挤堵塞的现象;有车站的地方,车站下方的位置相比于车站对面的位置好,因为在下车的位置,顾客购物就省去了过马路的麻烦,比较方便;有上坡的地方,如果店铺开在下坡的位置上,行人的速度一般比较快,就很容易被顾客忽略;在居民住宅区设立店铺时,则要尽量避免在道路狭窄的地方,以及建筑物过于狭长的地方开店。”一位了解7-11选址详情的人士表示。
当加盟者初审合格后,7-11总部相关人员还要对申请人进行“家访”。“ 家访 的目的主要是了解申请人的家庭背景和收入情况。7-11更加喜欢家境贫寒一点的加盟者,因为他们更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曾经加盟过7-11便利店的台湾商人苏正贤对记者表示。
此外,加盟申请人还要经过7-11主管的面谈。面谈可以让申请人再次审视评估自己的选择,也可以让这些未来指导门店运作的7-11主管们更深入地了解申请人的情况。
而在经历层层选拔之后,合格的申请人便可与7-11签订加盟预约书,参加培训,最后进入正式开店流程。
“分成”模式更能让加盟者赚钱
我国的便利店市场主要可分为两大阵营:一类是以7-11、全家、罗森为代表的外资便利店;一类是以好德、快客、好邻居、国大365等为代表的内资品牌,两者在经营模式上截然不同。
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江明看来,内外资便利店的区别主要在于其盈利模式上。“7-11等外资便利店不向供应商收取进场费,也不收取加盟商的配送费,其盈利主要依靠加盟商的利润分成。加盟商赚钱越多,便利店总部的盈利也就越大”。
而内资便利店的盈利模式,则有点类似于大卖场的盈利模式。他们向供应商收取进场费,同时也会向加盟商收取一定的配送费用。在这种模式下,有时候加盟商即便是亏损,总部也能保证利润。“外资便利店突出单店盈利,而内资便利店则重在规模效应。”黄江明表示,一个能说明问题的例子是:7-11便利店一般有1000多种商品,而国内很多便利店的商品超过了3000种。
小小的便利店真的需要这么多品类吗?根本的原因在于:“多引进商品的品种,总部就可以多收取供应商的加盟费。”黄江明表示。
内外资便利店两种经营模式也造成了我国便利店的两种盈利模式格局:外资便利店数量少,但单店盈利高;本土企业数量多,但单店盈利小。“同样的面积和地段,外资便利店的利润甚至是本土企业的两倍。”上海尚益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春才表示。他曾经担任上海一家便利店企业的副总经理,2004年曾赴日本考察了7-11便利店。
“7-11在日本和台湾,加盟店占到了门店总数的95%以上,但国内的便利店企业,其加盟店数目最多的也只占到50%左右。”胡春才认为,两者之间加盟店比例的差异,亦源于盈利模式的不同。
由于便利店总部在商品入场前就已经征收了供应商的通道费用,从而导致其提供给加盟店货品时,其货品价格就已经比较高;另一方面,总部收取的通道费用通常也不会返还给加盟店,因此最终导致加盟店利润较低,业绩不佳。而一些加盟店为了寻求更高利润,不得不从其他渠道进货,从而形成了“挂羊头卖狗肉”的混乱局面。
胡春才认为,本土便利店的盈利模式容易让盟主丧失其对加盟店商品来源的把控,从而有可能对品牌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相比较来说,外资便利店的“分成”模式反而更容易让加盟者赚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