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连续3个月的小幅增长后,北京市居民消费价格(CPI)重回“3时代”。17日,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9月CPI同比上涨3%,高出当月全国水平1.1个百分点,也是6月以来该数据首次回到“3时代”。不过专家认为,由于物价上涨基础较弱,预计未来CPI上涨幅度有限,因此不必担忧通胀水平。
数据显示,9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4.7%,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约1.25个百分点。其中,鲜果价格上涨16.7%,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26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上涨7.5%,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11个百分点;粮食价格上涨2.7%,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04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主导CPI上涨的猪肉价格9月下降16.4%,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32个百分点。前9月,北京CPI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3.3%。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周清杰表示,9月北京CPI反弹一方面是由居住类价格上涨拉动,另一方面食品价格涨幅偏高也带动CPI上涨。“近两年北京市在生鲜蔬菜等食用农产品价格较高的时候出台了包括减免摊位租金等措施稳定价格,致使去年食品价格的绝对水平相对较低,从CPI同比计算来看,去年基数较低使得9月食品类价格涨幅偏高。”
北京中原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分析,住房租金继续上涨主要是因为宏观层面的需求旺盛,以及高校学生毕业和开学后学区房需求增加从而带动租金走高。但他认为,虽然三季度的租赁高峰期已过,但租金价格将维持较长时间的上涨,随着公租房等住房逐渐入市,预计租金涨幅将会逐渐减小。
周清杰认为,虽然3%的水平是反弹的结果,但从通胀的角度来看,仍属于相对稳定区间,后期不必担心进一步上涨,因为目前并没有强大的物价趋势性上涨基础。
9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的表现也印证了上述观点。数据显示,9月北京PPI同比下降3%,环比下降0.1%,虽跌幅微收0.2个百分点,但仍连续5个月同比下降,处于低位徘徊。分析人士指出,生产需求稳定之后PPI才会平稳步入回升通道,而生产性需求是否稳定恢复仍需观察下个月宏观数据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