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以来,我国粮食消费价格逐月上涨,涨幅由1月份的1%上升到10月份的3.7%,成为居民消费价格(CPI)的主要拉动因素。11月份,粮食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7%,并带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9%,创下今年新高。从市场情况来看,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价格都在短期内猛然走高,一些大中城市的粮油价格也出现较快上涨。据商务部市场运行司监测,11月下旬各地小麦、玉米、大豆和籽棉收购价格分别出现不同程度上涨;受原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全国食用油平均零售价格较10月份上涨了6.04%。
由于我国历史上,几次主要的通货膨胀均与粮食价格上涨有关,而且粮食在CPI中的权重较大(以粮食为核心的食品类占CPI权重的三分之一左右),因此此次粮食价格上涨再次引发关注。
但从短期来看,此次粮食价格上涨的幅度不会很大,持续的时间也不会很长。
首先,我国粮食总供求关系基本均衡。2006年前三季度,我国夏粮总产量1138亿公斤,增长7%,预计全年粮食总产量将超过4900亿公斤,是200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也与目前社会上比较公认的4900亿公斤的年度需求量基本相当。同时,粮食库存也比较充足。截至11月末,国家已通过托市收购小麦407.5亿公斤,早籼稻37.4亿公斤,中晚籼稻47亿公斤,再加上2005年的稻谷库存,预计目前国家粮食库在500亿公斤以上。这样的库存量将有效填补短期的供求缺口,抑制粮食价格持续上涨。
其次,当前粮食价格上涨主要是流通因素造成的。由于今年我国夏粮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为防止农产品价格过度下跌,保护农民利益,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曾下发通知,要求中储粮公司“敞开收购”。由于最低收购价高出市场粮价,农民售粮踊跃,结果中储粮控制了市场流通的大部分粮源(收购的小麦占到今年小麦总产量的40%以上),农民存粮减少。到下半年,国际粮食价格不断走高,农民惜售情绪也逐步出现,国家储备粮又未及时投放,市场粮食短期供给明显不足,导致粮食价格上涨。
由于当前的粮食价格上涨主要是由于短期因素造成的,所以其影响不会很大。实际上,从11月下旬起,国家有关部门已连续四次组织竞价销售,目前已有380多吨临时存储粮投向市场,增加了市场供给。12月1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粮食局等部门又联合出台了《国家临时存储粮食销售办法》,安排临时存储粮在粮食批发市场上常年常时公开竞价销售,保证市场供应,这一措施又将改善市场预期。可以预计,随着国家相关措施的到位,粮食价格涨幅将会逐步回落。
同时,由于国内供给能力的快速提高,大多数消费品一直处于供过于求的饱和状态。据商务部对2006年下半年600种主要商品全国市场供求情况进行的排队分析,供过于求的商品占排队商品总数的70%左右,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占排队商品总数的30%左右,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在技术进步推动和激烈竞争的压力下,大部分工业消费品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所以,当前的粮食价格上涨不会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也就是说,CPI的涨幅不会很高,预计全年涨幅仍将在1.5%左右。
不过,从长期来看,我国粮食价格上涨压力依然较大,对CPI的影响不容忽视。
第一,随着粮食供求缺口的加大,我国粮食价格长期上行的压力加大。一国粮食产量增长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耕地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1990—2001年12年,我国粮食单产提高幅度仅7.5%,年均增长0.6%,2005年达到历史新高的619斤。但在现行技术水平和经营模式下,我国单产很难再有重大突破。另一方面,1996—2005年间,我国耕地从19.5亿亩减至18.3亿亩,平均每年减少1333万亩,每年减少幅度在0.5%以上,未来逐年减少的趋势也难以逆转。据有关部门测算,未来15年国内粮食生产将难以满足国内需求的增长,产需之间将存在较大缺口,粮食的进口依存度将不断上升。2010年我国粮食缺口将达到0.48亿吨,占粮食总消费量的8.8%,突破“粮食自给率95%”的安全目标。粮食供求缺口的扩大,将对粮食价格产生巨大的长期上行压力。
第二,随着粮食市场国际化和资本化的加速,我国粮食价格的波动幅度将会增加。在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粮食贸易增长迅速,国内粮食价格受国际粮食市场价格的影响越来越大。同时,随着生物能源的兴起,国际粮食市场的资本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由于国际石油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生物能源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比如,美国能源替代法案提出到2010年生产75亿加仑的乙醇,而目前仅为40多亿加仑。由于玉米、大豆等油脂作物能够提取出乙醇、乙醚等能源,它们已经从传统粮食产品变成了重要的能源替代品,进而也成为国际期货市场的重要投资品。这种变化将对农产品价格产生两大影响:一方面,大大增加粮食需求,进一步加大全球粮食供需矛盾,加大粮食价格上行的压力;另一方面,投机因素将使粮食价格波动加剧。目前,国际对冲基金正从金属和能源市场撤离,进军农产品期货市场,进入11月份后美国玉米期货和现货价格持续上涨。
所以,从长期来看,我国粮食价格不仅具有较大的上行压力,而且还存在越来越大的波动风险,并将对CPI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我国政府必须进一步完善粮食储备制度,增加粮食收储和投放的灵活性,更好地平抑粮价波动。同时,还必须有规划地发展生物能源产业,坚决控制一哄而上,避免粮食供求关系发生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