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锐食品产经期刊——《中华食品》会同相关专业人士,参考各大媒体刊发的数千条食品新闻,评出“2006中华食品十大关键词”。这十大关键词,或宏观,或微观,或危险,或机会,其背后是一件或若干件影响深远的事件。值得一提的是,《中华食品》联同姊妹刊《中国糖果》、门户网站“中国甜食网(www.Sweetscn.com)”对一些深具影响力的食品事件都做了及时、深刻的报道,得到了业内的普遍认可。
关键词之一:“十一五” 2006年《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发布,同时提出了对食品行业的要求。10月26日,《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宣贯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明确了食品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重点行业和区域布局,提出了发展的主要任务,并解读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公众营养改善行动”首次被写入了发展纲要。
关键词之二:奥运食品 2006年,北京奥运食品安全保障计划正式实施。北京专门建立了一个针对奥运食品实施全程追溯和动态监管的监控系统。实施北京奥运食品安全保障计划,包括建立奥运标准体系;确定奥运食品定点供应及其基地,进行全程追溯;成立奥运安全应急指挥中心等。
关键词之三:QS 2006年国家标准规定的28大类525种食品全部纳入市场准入制度体系(QS),截至2006年底累计颁发食品生产许可证63000余张。2001年起我国开始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以食品生产许可、强制检验、市场准入(QS)标识为主要内容。食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由5年改为3年。
关键词之四:红心鸭蛋 从福寿螺、毒猪油、瘦肉精等的层出不穷,到红心鸭蛋、多宝鱼成为关注的顶峰,直至年末“陈化粮”事件再添一把盐,一年中食品安全事件触目惊心。以上事件因公众信息沟通渠道不健全,在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下,使消费者陷入了“食”面埋伏,时常处于恐慌当中。食品安全工作仍任重道远,不容有半点松懈。
关键词之五:糖价 05/06制糖期最鲜明的特点是糖价演绎了大幅冲高回落、震荡盘整、再度回落、低位企稳反弹的过程,波动幅度之大、速度之快实为罕见,被业界称作惊心动魄。而2006年11月起,来势凶猛的粮油涨价,抬高相关行业的物价,再次引发各界专家的评议,其观点众说纷纭,一时沸腾全国。
关键词之六:肯定列表 2006年5月29日,日本出台肯定列表制度,虽表面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做出5项让步,但事实上提高了我国对日出口农产品的门槛,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壁垒问题,还涉及到中日贸易的公平性,关系到我国数千家农产品企业、食品加工企业和数百万农民的切身利益。江浙等沿海地区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之七:禁鲜令 “禁鲜令”在2006年的三次推延,难掩“流产”的危机。在06/07交接之季,一波三折的“禁鲜令”又一次火了起来,行业、媒体到处是“保鲜”、“禁鲜”两大派的活动身影。到底要不要执行“禁鲜令”,实质上是乳业之间的“品牌战”、“市场战”乃至“口水战”。而国标委表示,“这还不好说”
关键词之八:召回 2006年8月1日起,上海对“缺陷食品”在全国率先实行召回制度,明确了缺陷食品的界定范围、实施主体、监管部门。上海《缺陷食品召回管理规定》是我国首部参照发达国家食品召回制度制定的法规。上海对缺陷食品召回分三级,召回方式分生产经营者“主动召回”和政府监管部门“责令召回”两种。
关键词之九:非油炸 “油炸”与“非油炸”之间的争斗已为时不短,却有加剧之势。首先油炸类食品被冠以“垃圾食品”,涉及炸薯条、炸鸡腿、炸鸡翅、膨化食品等等。而后,“油炸”与“非油炸”的孰是孰非又集中在了方便面行业,并由此分开两大阵营,争得不可开交。究竟是不是炒作,目前这显然已不是重点,我们更关注的是市场的合理与健康。
关键词之十:供应商与零售商 2006年10月13日,国家五部门联合发布了《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并于11月15日正式实施。《办法》针对业界愈演愈烈、甚至屡屡引发冲突的“高额进场费”、“拖欠货款”等焦点问题,首次做出明确规定,旨在改变当前商业局面中弱势方受强势方打压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