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龙川急查有毒食盐
连日来,龙川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紧急行动,发动数千名村镇干部和村民逐家逐户上门宣传,对可疑的“有毒食盐”进行就地查封,截至昨晚记者发稿时止,该县从当地500多间小商店和2000多户农民家中查获被冠以“东莞盐业公司食用盐”的“有毒食盐”16吨。
由于发现及时和查封迅速,目前该县尚未发现有人食用和中毒。
事发——
有毒“食盐”流入村庄
据龙川县盐务局局长罗敬辉介绍,今年11月20日下午,该局接到当地群众投诉,称有人在该县细坳镇贩卖私盐,村民怀疑这批私盐是“有毒食盐”。
接到群众举报后,该局当即派出工作人员赶往目的地进行调查,发现已有一批工业用盐被不法商贩包装成“东莞盐业公司食用盐”,销售到该县细坳、贝岭两个乡镇各小商店和农户家中。罗敬辉说,该工业用盐含有亚硝酸成分,食用0.3克以上即可致人畜中毒,是一批存在严重问题、危害和威胁群众健康与生命安全的“毒盐”。
与此同时,该县盐业局迅速向龙川县政府、河源市盐业管理部门逐级报告,龙川县领导闻讯后马上派出由县发改局、公安、工商、卫生等部门组成的调查组,连夜奔赴细坳镇展开查处行动。
调查组在行动中获悉,有人已将一大批含有亚硝酸成分的工业用盐私自包装成“东莞盐业公司食用盐”,悄悄运输到龙川北部山区,通过当地不法商贩私下公开卖给村民,事件已涉及到细坳、贝岭两镇的所有行政村,当晚,该局随即抓获正在贩卖“毒盐”的李某、吴某等5名不法商贩,将其带至龙川县城进行拘留审讯。
据龙川县盐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不法盐贩一改以往直接批发给小店零售的销售方式,利用当地人充当中间商,趁凌晨向农户直接兜售,并选择远离县城的边远山区农户作为销售对象,“作案”更具隐蔽性。
据了解,不法商贩购进这批“毒盐”每包0.4元,直接卖给农户为1元,净赚0.6元,比合格碘盐便宜0.3元,一些村民认为这些“食盐”便宜,便争相购买,有的农户甚至一下子买来10多蛇皮袋,估计多到可以食用3年还绰绰有余。
措施——
3000人紧急追查“毒盐”
当地党委、政府获悉这一消息后高度重视,积极采取补救措施,迅速组织镇、村干部及部分村民共3000多人一起开展紧急行动,印发紧急通知到各村张贴,敦促各小商店、农户自觉配合盐务部门查封“亚硝酸盐”,主动把“东莞盐业公司食用盐”送到村委会登记缴交,并声明私自贮存“毒盐”属违法行为。
为避免村民经济损失,当地盐业公司主动派人逐家逐户向村民收购已售出的“东莞盐业公司食用盐”,截至昨晚,当地村镇干部和盐业稽查员共在2000多户农户家中收回尚未食用的“毒盐”16吨,其中包括现场从不法商贩手中查获正在交易的3吨“毒盐”。
据悉,由于发现及时和宣传、查封到位,目前涉案的两个乡镇尚未发现中毒村民。昨晚,该县已在全县范围内展开统一行动,紧急追查“毒盐”来源和核查流入龙川县的“毒盐”数量。
“亚硝酸盐”的危害
亚硝酸盐(白色透明晶体、呈粉末状,无臭味)是工业用盐,含有大量的亚硝酸钠,是致癌物,人畜食用后极易造成死亡。
口服亚硝酸盐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晕、头部胀痛、耳鸣、眼发黑、全身乏力、怕冷、手足麻木等,严重者可发生抽搐、昏迷,亦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还可出现心悸、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昏厥等呼吸循环系统症状,并可见面唇青紫发绀。
其致死原因主要系人体生命器官严重缺氧所导致的呼吸与循环衰竭。
如何鉴别“毒盐”
连日来,龙川县盐务局干部坚持深入细坳、贝岭两镇的每一个行政村做实验,帮助村民简易识别真假碘盐。
据了解,该局干部每到一处,即取出一种液体,先后放入各自盛有加碘食盐和“亚硝酸盐”的器皿里,结果显示,加碘食盐呈现出紫色的颜色,而“亚硝酸盐”则没有任何反应。
龙川县盐务局局长罗敬辉说,其实鉴别真假碘盐的方法很简单,只要发一个短信,食盐真假立即可鉴。河源市各地出售的小包装碘盐已贴上数码防伪标签,消费者只要将标签上的防伪码用手机按指引发送短信,两秒钟后,回复的短信就会告诉你购买的碘盐是真还是假。
比如,消费者购买了一包零售价1元的500克装加碘精制盐,按照包装袋上标明的指引,用手机将包装袋正面上方的数码防伪标签里的16个防伪码,并在前面加“G”,即“G1024178757276136”发短信至“8168315”(注:联通发至:9168315),大约两秒钟后,如果所购买的食盐是真的,就会收到两条回复短信,第一条是告诉你本次查询收费0.2元,如果你选择同意,接着的一条回复是“您所查询的是广东省盐业公司生产的正牌盐,请放心使用!”如果是假食盐,系统会回复提醒该食盐是假的。
而如果该袋食盐已经被查询过,系统则会提醒消费者需要慎用。比如,如果将已经查询过的食盐包装上的防伪码重发一遍,两秒钟后,就会收到回复短信:“您好,该密码已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某分被首次查询过,现在是第2次查询,请谨防假冒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