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柬埔寨《星洲日报》报道,酱油是烹饪中不可或缺的调料。柬埔寨人民每日三餐需要酱油,有的甚至与酱油寸步不离。酱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受青睐,没有它,生活或许会索然无味。
为了满足人们每日三餐的需求,许多业者把自己的生产技能奉献出来,千方百计地把酱油的质量日益提高,以符合消费者与顾客们的饮食需求。
黄炳兴酱油出品厂老板娘黄玉云介绍说,该厂出品4种酱油∶单车与鸡腿牌、金车牌、MaMa牌、钓鱼牌。虽然每一种的售价不同,味道也不一样,但各有各的特色,都受到欢迎。
黄阿姨说“1979年国家解放后,我家庭经济较困难,没有雄厚的资金制造酱油。但为了继承祖先的家业,我和丈夫黄炎丰同心协力创业,希望总有一天能成功。”
“我相信有志者事竟成。皇天果然不负有心人,1983年,我们终于能正式产出酱油。”
她表示“创业难,守业更难。刚刚开始做的时候,我们面对许许多多的困难,一方面怕产出的酱油销量不大,另一方面生怕其味道不合人意。”
“酱油的配料主要是水、黄豆、盐和白糖等。黄豆、盐等在国内买,而其他原料多是越南进口的。另外,酱油瓶子是在堆谷区一家瓶子制造厂购买过来的。”
“刚刚开始经营的时候,酱油只在金边市内出售。后来,销路扩散到省份去。在市内,我们有汽车为消费者服务运送,而到省份去的只能寄载客汽车送去。”
她说,为了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对于酱油瓶子破裂漏水的(瓶盖还保留著原来包装),可换给消费者。但另一方面,由于从省份到金边来回之路途遥远不便,我们会在100打酱油内免费赠送1打作为破损的补偿。这也包括金边市内。
“由于人口日益增加,食用酱油的需求同时也逐日增加。因此,酱油的生意逐年兴旺,产量也不断增产。特别是在柬埔寨的大节日,如春节、柬埔寨新年、亡人节、清明节等,酱油的销量比平时多了几倍。但一年内也2、3个月(少有人结婚的一段时间)酱油的销量会降少。”
询及酱油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有些什麽难处时,老板娘笑道“无论做什麽生意,难免有同行互相竞争。在金边市内就有十几家酱油厂,竞争的压力当然很大。”她说有竞争才有进步。
她提到有人假冒她的酱油商标,且做得一模一样。20年前,酱油的商标制作得不很像,但目前已是电脑时代,人们可利用电脑技术来操作,效果就很像。致使我们的一些消费者误买去食用,即使其味道不同,质量也不一,但我们的产品多多少少也会在这时候颇受影响。”
“也有的酱油厂把酱油的价格调下,以低廉的价格售出,吸引消费者。我们就得跟著调价,但我们依然坚持保留酱油原来的品质。调价不调质,只有提高。必要保留产品的名声千秋万代。”
她指出“生产酱油也必须讲究卫生,不可随心所欲,否则会影响到食客的身体健康。卫生部食品检验局每一年会拿我们的酱油去检验一次。而工矿能源部每3至6个月就拿我们酱油去检验。看看酱油的质量、容量和卫生方面是否符合规格。”
“每次来检验时,每一种产品得付给有关部门15美元,我们4种酱油产品每一年就得交60美元。”
Peng Ly“平利”酱油出品厂负责批发产品的列速帕尼先生说,该厂是于1982年开始营业,且是金边最大的一个酱油生产厂。当时所用的资金约20至30两黄金。
他表示,该厂共生产4种酱油,即金锺牌、一只牛牌、三只牛牌和五只牛牌。其配料有十几种,黄豆和盐是在本地买,而其他原料是从泰国和越南进口的。
负责生产与监管工人的黄汉武先生指出“在生产与销售的过程中往往遇到一些困难,每次生产我们非常讲究其卫生与品质。所以我们的酱油销量很大,深受食客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