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2015)》(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认为,2014年,我国主要食用农产品与食品供应数量继续保持“总体稳定”的基本态势,质量安全保障水平总体呈现“逐步向好”的基本格局;以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线,食品安全风险治理能力实现了新提升。
《报告》由江南大学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和中国食品安全舆情研究中心联合发布,同时发布的还有《中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发展报告(2015)》《2014年中国食品安全状况报告》《2014年中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分析报告》《2005-2014年间主流网络舆情报道的中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分析报告》等研究报告。
江南大学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吴林海教授介绍说,虽然近年来我国发生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不同的人士对我国的食品安全状况有着不同的看法,海内外各种媒体也有着不同的声音,但“总体稳定,正在向好”确实是我国食品安全状况的基本面。这一基本面并不会因为不同看法、不同声音而改变。
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呈现5个特点
江南大学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副教授洪巍在介绍2014年度中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基本状况时表示,2014年中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呈现5个特点:一是舆情事件的涉及面更广,发生的舆情事件不是只局限于一个行业中的一个企业或是某个地区,而基本反映了整个行业中大部分企业或全国普遍地区的共同问题。二是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主要由人源性因素所诱发。在2014年度发生的6个超热度、高热度的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中,有5个由人源性因素所诱发。三是微博仍然是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重要载体,超热度、高热度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中,微博占总热度的比重均已超过95%。四是转基因仍是关注的焦点。2014年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关注总热度达千万以上,是热度最高的舆情事件,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议持续不减,并且对明确标识转基因食品以保证消费者知情权与选择权的呼声高涨。五是网民理性有限,面对相关负面信息时往往持有“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
6成食品安全事件源于生产环节
《2005-2014年间主流网络舆情报道的中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分析报告》认为,2005至2014年的10年间,全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数量达到227386起,平均全国每天发生约62.3起,处于高发期,并在2011年达到历史峰值,当年发生事件38513起; 2012年起事件发生量开始下降,2013年下降至18190起,但在2014年出现反弹,上升至25006起。
最具大众化的肉与肉制品、蔬菜与蔬菜制品、酒类、水果与水果制品和饮料是发生事件量最多的五大类食品,发生事件量之和占总量的40.54%。食品供应链各个主要环节均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安全事件,但60.16%的事件发生在食品生产与加工环节。75.50%的事件是由人为因素所导致,其中不规范使用添加剂引发的事件最多,占总数的31.24%,其他依次为造假或欺诈、使用过期原料或出售过期产品、无证或无照的生产经营、非法添加违禁物等。
该分析报告还指出,2005至2014年的10年间我国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成因十分复杂,是长期以来各种矛盾累积的必然结果。我国食品生产与加工企业的组织形态虽然在转型中产生了积极的变化,但以“小、散、低”为主的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观,生产与加工环节的多发性具有现实基础;同时由于我国食品工业的基数大、产业链长、触点多,更由于诚信和道德的缺失,且经济处罚与法律制裁不到位,在“破窗效应”的影响下,必然诱发人源性的食品安全事件。此外,虽然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在探索中逐步优化,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政府、市场与社会间,地方政府负总责与治理能力间的匹配关系,体制滞后是事件多发的体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