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监管“深圳模式”:大市场大部门大监管大服务
如何监管好规模如此庞大的食品经营主体?深圳的回答是建立“大市场、大部门、大监管、大服务”食品监管新模式。今年5月14日,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及所属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揭牌成立,食品药品监管被纳入到大市场监管架构之中。“实行食品监管一体化管理,建立集中统一的大市场监管体系,探索决策、执行、监督既制约又协调的组织形式”,成为食品监管的“深圳模式”。
食品安全由分段监管到全程监管
构建食品监管“深圳模式”的步伐始于2009年。
在2009年大部制改革中, 深圳大胆突破分段监管体制,组建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不再保留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整合了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将食品生产(原质监部门负责)、食品流通(原工商部门负责)、餐饮消费(原卫生部门负责)三个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一并划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原由经贸部门负责的酒类专卖管理,划归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同时,将原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承担的食品安全管理综合协调、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统一发布食品安全信息职责,划给新组建的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承担;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更名为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市编办相关负责人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改革,食品安全监管形成了新的格局:卫生部门负责综合协调,市场监管部门统一负责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消费环节的监管,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暂未变,由农业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分段监管;区级部门不再直接承担食用农产品以外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将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三环节分段监管改为全程监管,实现了监管一体化,消除了环节间的监管职责边界,解决了因职责不清而导致的监管脱节、监管盲区、工作推诿扯皮等老大难问题。
对食品药品实行统一监督管理
2011年后,深圳进一步整合涉及食品安全监管的相关职责,将原由农业部门承担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和原由卫生部门承担的食品安全管理综合协调等先后划入市市场监管局,并专门成立了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局(设在市市场监管局),全面实现了食品安全由分段监管到全程监管,由分品种监管到综合监管、由外部协调到内部协调,有效加大了食品安全监管力量。
“但是,考虑到药品监管专业性较强,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一直单设而未整合。”市编办相关负责人说,受“食药同源”传统文化的影响,实际工作中,药监与市场监管2个部门在保健食品产品定性、普通食品冒充保健食品或药品、食品添加药物成分等问题上,既存在重复监管,又有监管“盲点”,不利于落实责任,因此,对食品药品实行统一监督管理已非常必要。
于是,在之前大市场、大食品监管体制经验的基础上,今年5月,深圳进一步整合市市场监管局(市食品安全监管局)、市药监局,新组建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质量管理局、市知识产权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同时,市场监管实行市以下垂直管理,按辖区、街道分别组建市市场监管局分局、市食药品监管局分局以及市市场监管所、市食药品监管所,两个分局、两个监管所实行合署办公。
市编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改革深化了完善大部门体制,进一步探索了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实现形式。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市场和质量监管领域政策制定、决策协调、监督考核等工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质量管理局、市知识产权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设在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分别负责市场、质量和食药品等领域的日常监管与决策执行工作。
初步建构适应市场需求的食品监管新格局
就这样,以“大市场、大部门、大监管、大服务”为核心,深圳初步建构了适应市场需求的监管新格局。
以“大监管”为例,改革后,深圳建立起了“市、区、街”食药品三级监管网络,更好地落实国家、省有关建立食药品监管机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要求。同时,由于实行市以下垂直管理,基层监管机构合署设置,有利于打破地域界限,统一监管政策、程序与标准,提高执法效率,减少资源浪费,确保政令畅通、统一高效。而且审批事项大幅减少,精简、调整、转移、下放近30项市场监管相关的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
市编办相关负责人认为,通过改革,首先转变了市场监管的理念,放松了政府对市场交易的经济管制,强化政府在市场监管领域标准制定职责,严格执法标准,明确监管规则,提高市场主体的行动效率,促进市场主体的自律性。同时,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监管主体的多元化,形成政府、行业组织以及公民等多个监督主体共同协调运作的格局,促使政府从单一的主管主体逐渐向监管主导角色转变,充分发挥多元主体监管的整体效能。
据了解,由于此项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施,并取得一定实效,截至目前,全国60多个地方来深考察学习,其中浙江省、上海浦东新区等地已按“深圳模式”进行机构整合,安徽、陕西、宁厦等多个省市正上报或制定相关调整方案,拟于近期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