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冠比分网_足球比分直播-体育*在线

图片
当前位置 : 产业信息 > 行业动态 > 文章内容

年轻人喜爱的“深夜食堂” 不仅关乎钱袋子

转自中国青年报

摘要

 
中青评论

发展夜间经济,不仅关乎“钱袋子”,也将是城市管理模式和思维的一次变革,让城市治理获得新的版本升级。


一个不爱说话的老板,三三两两常客面孔,午夜时分,城市里最明亮的一盏灯……很多人心目中都有像这样的“深夜食堂”:它不会太豪华,产品并不是太精致,定价也不是很高,却能满足夜里果腹的需要,让加班后饥肠辘辘的年轻人吃上一口热饭、喝上一口热汤。当前,很多城市发力“夜间经济”,为“深夜食堂”“深夜书店”“深夜影院”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满足了人们迫切的夜间消费需求。

年轻的都市消费者,早就告别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繁重的工作,琐碎的时间,让人只有在深夜才能找到释放的出口。“向深夜要生活”,已是年轻消费者不约而同的选择。有数据显示,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夜间消费的比重已经占到了全天消费的50%以上。在白天无暇消费的人们,在夜里找到了各种各样“新的玩法”。不要再以为夜间经济都是为了迎合酗酒、熬夜等不良嗜好,年轻人的夜生活同样可以很健康。比如现在城市里流行的各种夜跑、夜读等活动,都能够创造巨大的消费需求,都是年轻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方式。

夜间消费的主力军是年轻人,他们提出了怎样的消费需求,是各大城市在发展“夜间经济”时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如果一厢情愿地投入,盲目地点亮商铺的灯,也有可能“水土不服”,在市场上遇冷乃至被排斥。

夜间经济,不能贪求大而全。目前,一说起夜间经济,很多人可能想到大型商场、购物综合体在夜里延长营业时间。综合商业机构固然能够满足人们“一站式”的购物需求,但人们的夜间消费其实呈现出鲜明的结构性,要求所有商铺延长在夜间的营业时间,既不现实,也不符合市场规律。况且综合商业机构数量有限,很难满足人们出门几步路就能解决的夜间消费需求。

过度关注“头部”商家,忽视离居民更近也更接地气的商家,并非发展夜间经济的良策。比如,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是夜间经济的典型形态,然而,即便是在一二线大城市里,24小时便利店的发展状况也不尽一致。有的城市主城区实现了下楼几步就有便利店,而有的大城市很可能走遍一条大街也找不到一家便利店。尽管有人从中分析出气候、南北消费习惯差异等原因,但不可回避的是,城市管理政策也对夜间经济是否“便民”起关键作用。

发展夜间经济,店铺再小,也要树立品牌意识。在湖北武汉等夜宵文化繁盛的地方,兴起了一些“婆婆烧烤”——自主创业的婆婆支起烧烤铺,一干就是几十年,闻名而来的食客动辄排队一小时,就为了吃上一口油滋滋的烤串。这种小微店铺的品牌,不一定要远近闻名,也难以实现大量的品牌和广告投入,做到让街坊邻居认同,在周边社区成为一块招牌,便已足够。

夜间经济,要为消费者提供稳定的预期感。哪怕是额外的营业时间,也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几天前,央视评论员白岩松就在节目中批评三联韬奋24小时书店美术馆总店改造装修效率过低。这家知名的“深夜书店”早已成为北京的知名去处,可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始终大门紧闭,让不少慕名而来的顾客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不同于白天全面铺开的商业形态,夜间经济满足的是兜底式需求。哪怕只亮一盏灯、开一个柜台,人心就会归拢,生意就能兴旺。

看到了夜间经济的潜力,也要打通制约夜间消费的梗阻。看完了一场夜间电影,却发现错过了地铁末班车;和朋友相约“夜跑”,却找不到太多安全可靠的路线。这就要求整个城市在基础服务方面全方面动员起来,为夜间消费保驾护航,为城市找到新的活力。发展夜间经济,不仅关乎“钱袋子”,也将是城市管理模式和思维的一次变革,让城市治理获得新的版本升级。